彗搏新闻|彗搏合作骨修复“省重点研发计划”
近日,彗搏科技参与的“2021年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项目”中期进展汇报在彗搏科技展开。(参见《彗搏新闻|彗搏骨修复医疗器械项目入选2021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
省科技厅相关领导及中期检查技术专家组一行五人现场听取了彗搏科技及合作方的工作汇报,对项目的开展进度及经费落实情况进行了指导,并对彗搏科技的研发实验室等软硬件设施进行了实地考察。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20年11月,根据中央和省委“三评”改革精神,结合《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暂行管理办法》(浙科发规〔2019〕110号)、《浙江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浙财科教〔2019〕7号),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重大部署,突出“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技创新高地建设重点,浙江省科学技术厅通过专家评审方式,评选出2021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进口替代应急攻关项目,并予以公示。
彗搏科技联合杭州医学院、通策集团旗下杭州口腔医院集团(2020胡润中国10强口腔企业排行榜第一)及海外合作科研机构四方申报的骨修复医疗器械项目从数千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

骨修复技术面临升级换代
骨缺损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可由先后天骨发育畸形、外伤、炎症、肿瘤等多种原因引起,并造成不同程度的美学缺陷和功能丧失。尤其随着近年来社会交通的快速发展,骨组织外伤、炎症和肿瘤的发生率也在大幅提升,因此对其治疗手段及相关技术改进的需求也逐年上升。其涉及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种植学以及骨科学等多个交叉领域。
全球骨科骨粉市场广阔,飞速增长,仅牙科种植体骨粉市场预计在2030年就将达到250多亿美元,中国骨科、颌面外科骨粉市场也将超过50亿元。
然而,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骨缺损充填材料,多为第一代高温烧结而成的同种异体骨、异种异体骨或人工合成材料,该工艺因需要高温烧结形成高硬度的羟基磷灰石颗粒,而具有工艺流程复杂、原料受限、能耗高、成本高、污染高、环保性差、降解缓慢、强度过高和骨引导性不足、无法缓释生长因子等缺点。
骨修复医疗器械项目意义
彗搏科技医疗器械研发团队由骨组织工程、修复及再生材料专家领衔,掌握世界领先的“纳米沉积、冷凝干燥” 独创技术,据此开发而成的“高效骨引导修复颗粒”,可以广泛应用于骨缺损修复材料、骨组织再生、牙科种植体、人工关节及脊椎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能耗低、成本低、环保性好、机械强度适中、降解性能适中、极高的骨引导性及无疾病传播隐患等优点,能够快速实现骨组织取代。该技术能够获得比目前同类第一代骨缺损修复材料产品更优秀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
彗搏最新技术“高效骨诱导修复颗粒”含有诱导骨形成因子,能在不使用自体骨组织的前提下,高效、快速修复大体积骨缺损,且具有适当的降解速率,最终实现完全是自身骨组织的修复。因此该产品能够填补市场空白,实现蓝海竞争战略,具有极大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高效骨引导修复颗粒”和“高效骨诱导修复颗粒”产品均属于可植入智能降解的三类医疗器械,该项重大发明有望成为骨修复领域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创新产品。前期进展曾荣获杭州“创客天下”海外高层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欧洲赛区一等奖(第一名)及全球总决赛二等奖。
该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旨在通过彗搏科技、杭州医学院、杭州口腔医院集团及海外合作科研机构四方团队的合作,打通“产-学-研-用”各个环节,极大地提升新型骨修复材料的骨引导及骨诱导效能,并大幅降低成本,促进工业化生产及临床应用。
中期检查专家意见
会上,项目组各合作方对项目实施进展、阶段性成果及经费支出情况依次作了汇报,共同就省科技厅及技术专家提出的质询进行了认真解答,并对彗搏科技的骨修复材料三类医疗器械研发及规模化生产实验室等软硬件设施进行了实地考察。
专家组在听取项目执行情况和审阅有关材料的基础上,就骨修复材料制备和表征的完成度及骨修复活性成分的合成、提纯及鉴定等团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予以肯定,并就经费使用及技术推进等细节等问题给予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省科技厅领导及专家组的现场闭门讨论形成的中期检查意见,技术专家最终实地给予该项目“通过”的中期结论。彗搏科技及各项目合作方结合专家组提出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的研发计划及工作重点,各成员单位互相敦促围绕项目目标,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按时保质完成项目任务,争取早日实现项目在药监局的成功报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