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搏新闻】彗搏骨修复医疗器械项目入选2021年
2020年11月,根据中央和省委“三评”改革精神,结合《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暂行管理办法》(浙科发规〔2019〕110号)、《浙江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浙财科教〔2019〕7号),浙江省科学技术厅通过专家评审方式,评选出2021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进口替代应急攻关项目,并予以公示。

彗搏科技作为生产、申报及市场推广合作方、杭州口腔医院集团作为临床试验合作及市场推广方参与的,经由杭州医学院申报的骨修复医疗器械项目成功入选,项目为期三年,总预算三百万元。
2018年年中,随着万级GMP生产车间及十万级研发实验室的落成,彗搏科技已具备三类医疗器械的生产条件及生产工艺,并且已经与诸多相关项目合作方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该项目“产、学、研、用”多方强强合作的顺利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项 目 遴 选
2021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立项及遴选,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决策部署,加快实施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和战略性产品,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
此次项目遴选工作的组织方式,按照“三个面向”的原则,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重大部署,突出“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技创新高地建设重点,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研发需求,凝练形成项目指南。由各设区市和归口管理部门按照“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的要求,组织发动各类创新主体公开竞争、揭榜攻关。
据统计,本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共收到数千个申报项目,按指南专题所列产业领域(由各地推荐)组织申报,竞争213个专题。申报项目经网络评审、会议论证评审、综合评价、集体决策等程序遴选承担单位。
行 业 痛 点
骨缺损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可由先后天骨发育畸形、外伤、炎症、肿瘤等多种原因引起,并造成不同程度的美学缺陷和功能丧失。尤其随着近年来社会交通的快速发展,骨组织外伤、炎症和肿瘤的发生率也在大幅提升,因此对其治疗手段及相关技术改进的需求也逐年上升。其涉及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种植学以及骨科学等多个交叉领域。其中大体积骨缺损是人体无法自行修复的,运用目前临床现有的骨缺损充填材料也无法单独修复,须配合自体骨使用。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骨缺损充填材料,多为第一代高温烧结而成的同种异体骨、异种异体骨或人工合成材料,该工艺因需要高温烧结形成高硬度的羟基磷灰石颗粒,而具有工艺流程复杂、原料受限、能耗高、成本高、污染高、环保性差、降解缓慢、强度过高和骨引导性不足、无法缓释生长因子等缺点。
彗 搏 医 械
彗搏科技医疗器械研发团队由骨组织工程、骨修复及骨再生材料专家领衔,由医用生物材料、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生物力学、医学影像、细胞生物学、化学生物学、药理学、药物化学、CDFA报批、干细胞工程、3D生物打印、人工智能、软件程序开发等领域专业研究人才组成。
彗搏研发团队掌握世界领先的独创技术——“纳米沉积、冷凝干燥” 技术,据此开发而成的“高效骨引导修复颗粒”,可以广泛应用于骨缺损修复材料、骨组织再生、牙科种植体、人工关节及脊椎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能耗低、成本低、环保性好、机械强度适中、降解性能适中、极高的骨引导性及无疾病传播隐患等优点,能够快速实现骨组织取代。该技术能够获得比目前同类第一代骨缺损修复材料产品更优秀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
彗搏最新技术“高效骨诱导修复颗粒”含有诱导骨形成因子,能在不使用自体骨组织的前提下,高效、快速修复大体积骨缺损,且具有适当的降解速率,最终实现完全是自身骨组织的修复。因此该产品能够填补市场空白,实现蓝海竞争战略,具有极大的市场竞力。
公司“高效骨引导修复颗粒”和“高效骨诱导修复颗粒”产品均属于可植入智能降解的三类医疗器械,该产品前期进展曾荣获2016年杭州“创客天下”海外高层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欧洲赛区一等奖(第一名)及全球总决赛二等奖。
该技术通过前期累积的大量蛋白质晶体形态学分析、体外细胞实验和临床前动物实验,已在优化技术细节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已接近成熟,各项参数将于近期测试完成,并进入产品化流程设计和优化阶段,相关活性物及充填材料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项重大发明有望成为骨修复领域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创新产品。
杭 州 医 学 院
杭州医学院,作为创新研发核心平台连接项目组的合作单位,将承担本项目的“学”与“研”的角色。截至2018年,杭州医学院累计获得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61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3项、省部级项目129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19项;拥有6个省重点实验室、12个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
杭州口腔医院集团
通策医疗旗下的杭州口腔医院集团,在2020胡润中国10强口腔企业排行榜荣列第一。杭口集团在本项目中将承担“用”的角色,负责建设产学研融合基地,开展国内市场的临床试验研究及临床使用工作,同时将率先启动该项目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推广工作。
作为中国第一口腔医疗集团,公司拥有博士、硕士学历医生300余名,在全国各地开设了30多家口腔医院,营业面积达到11.6万平米,口腔医疗门诊量达212万人次,年种植量达2万例,2019年实现营收19亿元。
杭州口腔医院集团于2016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同年5月,杭州口腔医院挂牌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口腔医院,同年12月,通策集团与杭州医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依托杭州口腔医院集团与杭州医学院共同创办存济口腔医学院。2018年12月,通策医疗正式启动“蒲公英计划”,计划3-5年内在浙江省内建设100家口腔分院。2016年,通策集团与杭州医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出资2亿元,建立医疗专项人才基金。